這次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第一階段共招募了3570名志愿者,分別來自彝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獨龍族、白族等在內的17個民族,充分顯示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也展示了民族文化多樣性的風采。在這其中有一位幸運女孩登上了大會開幕式發(fā)表演講,一起來認識一下她。
施曉悅是哈尼族,她老家元陽的哈尼梯田是我國第一個以民族名稱命名的世界遺產。這里森林、村寨、梯田同生共存,魚鴨、水田、秧苗構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獨有的生物多樣性,上百年留存下來的茅草屋頂蘑菇房被專家們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哈尼族建筑群。
施曉悅:我們的頭飾和衣服都是全手工做成的,所以上面的一些花紋、圖案每一件和每一件都是不相同的,沒有一件相同的。
怎么把自己生長的家鄉(xiāng)、自己的民族介紹給世界?曉悅把生活中的家長里短都加到了自己的講演詞里。曉悅說,最愛家鄉(xiāng)的水,哈尼族人把梯田流淌的水稱為“山神水”,水流是血液,溝渠是血管,這是梯田的生命所在。
施曉悅:趕溝人是屬于哈尼族里面一個特殊一點的職業(yè)。因為平時就是維護著梯田里面水流暢通,讓它進行循環(huán)。我媽媽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哈尼梯田存在了多久,趕溝人就存在了多久。我家遠在元陽的親戚里也有這么一名特殊的趕溝人。
但哈尼梯田的千年傳承并非一帆風順。施曉悅說,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家鄉(xiāng)阿者科村的變化。過去,村子里一半勞動力外出務工,村落空心化趨勢嚴重。怎么留住人?這幾年,當地政府推行了新的政策,對全村的蘑菇房進行修繕,交給村民發(fā)展農家游;改造升級了水碾房、烤煙房、豆腐坊、染布坊,村民統(tǒng)一培訓后上崗。村莊留住了人,千年的傳承也留住了。
阿者科村的故事被施曉悅帶到了聯合國的會場上。施曉悅說,也希望自己家鄉(xiāng)的故事能被更多的人了解。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